銀光獨角獸?照護新創產業正在發光
行政院長賴清德在今年二月喊出:「兩年內培養出台灣第一隻獨角獸」,引起國內對新創產業的重視,「物聯網」、「AI」、「區塊鏈」等名詞,大家朗朗上口,但運用在哪些領域最有機會?
「平台」搭線 「讓照顧的雙方找到彼此」
台灣今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,政府的長照2.0也已啟動一段時間了,銀髮族的照護問題成為關注焦點。因應這個趨勢,照護產業正掀起一股新創風潮,尤其是各種數位化解決方案,不僅符合社會需求,更是推動產業轉型的契機,於是出現了台灣第一個短期居家照護預約平台─優照護,並且跌破一堆人眼鏡,搶先到美國插旗了。
「為什麼都找不到看護?」陳宏益在創立優照護之前,年邁父親因病常進出醫院,自己又無法隨侍在側,想找臨時看護幫忙,不是四處打電話,就是找到的人不合適。「不就一邊是照顧者,另一邊是需要照顧的人,兩邊要碰在一起有這麼難嗎?」他自己在電子商務及CRM場域經營這麼多年,每天就是讓網路上成千上萬的買賣雙方達成交易,對找看護面臨的難題,簡直無法忍受。
「讓照顧的雙方找到彼此」,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之處,但這個概念卻完全翻轉了傳統照顧產業的邏輯。原來,像看護這類的照護人力,以往都是「被」派遣到照顧需求者家中,照服員江小姐說,他們在公司只能被動接案,而且還得看派遣者的臉色才有工作,更無法選擇對象。但在「平台」的運作概念下,只要透過數據媒合,照顧雙方就可以依照個別的條件及需求搭上線了。
專攻自費市場 主打「短期居家照護」
平台經濟的特色,就是將大量的供需透過數據撮合交易,把這邏輯套在「照護」上,顯然也可以成立。陳宏益原先在一家年營收五十億元的電商任職,找不到看護照顧父親這件事,始終讓他耿耿於懷,腦筋一轉:「何不以平台來解決照護問題?」他更跳過網站模式,直接以手機App來運作照護平台,這個大膽策略,其實有細膩的考量。
首先,優照護專攻自費市場,不涉及社會福利的補助,不但以App運作,而且必須刷卡付費,並以家中有人需要照顧的上班族群為主要服務的對象,在市場區隔上非常明確。
其次,陳宏益直接挑明切入的是「短期居家照護」,因為目前長期照護幾乎是外籍看護的天下,而且短期照護的需求一直沒受到重視,加上公家的照護資源,在立即性的需求上常緩不濟急,一般的照護人力公司,則多是「兼著」做短期需求,這塊大餅其實躺在那邊沒太多人理會。
但照護服務畢竟跟一般商品買賣不同,跟電商的運作當然有許多差異,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:照護是對人身的服務,信賴是最主要的考量,而信賴,除了來自品牌的印象,還有專業訓練的背書。
陳宏益一開始就把平台鐵三角架好:「軟體技術」、「平台營運」、「照護專業」缺一不可,前兩項是他原本的資源,最後一根支柱,他不但找來有護理背景的居家服務資深主管,更嚴格規定上來登錄資料的照服員,都得受過完整的專業訓練,或領有照服員證照,而且每位都必須經過專業人士的面試。這些事前的把關,再加上平台慣有的評價機制,讓服務獲得普遍的好口碑。
美國插旗 訴求「華人照顧華人」
上線才剛滿兩年,優照護今年上半年交易金額,就比前一年同期成長飆破八倍,在普遍認定「照護產業難做」的當下,成了異軍突起的「銀光」新創產業,也迅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目光。去年,A輪的募資很快就完成了,並且在資金到位後,迅速在美國舊金山灣區複製同樣模式,以「優家樂」為品牌,瞄準在美華人的市場開始營運。「優家樂」以「華人照顧華人」為策略,很快就受到矚目,甚至獲得當地媒體的報導。
由於營運的驚人成長,今年優照護開始進行B輪募資時,反而變成優照護在選投資者了。這股銀髮產業的新創勢力崛起,沒有強調什麼新奇的技術名詞,但靠著創新的理念翻轉原有的產業,也許是講到老掉牙的「轉型」、「升級」的借鏡。
資料來源 :理財周刊第935期
http://www.moneyweekly.com.tw/Journal/article.aspx?UIDX=21890579620
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!!
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~^^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