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優照護」商標

居家照護新知

看護、居家照護

預防長輩褥瘡 不可不知的照護知識

長輩因為生病行動不便,需要久臥、久坐或是使用輪椅,或者因為糖尿病等其他因素導致神經感覺遲鈍,長時間無法自主翻身或活動肢體,皮膚受到壓迫的時間過長就可能會出現褥瘡,一旦褥瘡形成,不只會讓長輩疼痛不舒服,嚴重的話還可能引發傷口感染!

想要避免後續困難的復原照護,該如何有效預防勝於治療,身為照顧者該留意哪些照護細節呢?

 

【褥瘡的四大分期症狀】

第一期:皮膚表面紅腫,但無傷口

第二期:皮膚開始出現紅色損傷、破皮或水泡

第三期:皮膚傷口呈現黃色,已傷及皮下組織與脂肪層

第四期:傷口呈現黑色,已暴露出肌肉或骨頭,可能已有皮膚潰爛或感染

 

【長輩為何會形成褥瘡】

久臥、久坐和營養不良、血液循環不佳、皮膚較脆弱敏感的長輩,因為身體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,對皮膚造成持續性的壓力,沒有定期的翻身與活動,在骨頭較突起與皮下脂肪少的部位容易形成皮膚潰瘍與壞死,例如雙臀之間(薦椎骨)、肩胛骨、手肘與腳後跟等等。

其他可能的原因像是需要使用紙尿布的長者們,若是在大小便後沒有定期更換紙尿布,也會因為皮膚長時間處在潮濕情況下而出現潰爛,增加出現褥瘡的風險。

 

【褥瘡的預防與照護技巧】

一、定期翻身或改變姿勢

建議照顧者在照顧久臥長輩時,固定1-2小時協助長輩翻身和更換姿勢,透過定時的變換姿勢來減少皮膚部位的受壓。至於久坐或使用輪椅的長輩,則是每15分鐘左右,透過照顧者來幫忙抬高臀部或改變姿勢,每次維持10-20秒左右。

 

二、減緩皮膚壓力

此外,也可以利用輔具來減緩皮膚壓力,在容易形成褥瘡的部位放置一塊小枕頭或軟墊來幫助減壓。可以幫長輩擦乳液,減少皮膚和衣物之間的摩擦,選擇透氣性高的氣墊床或減壓墊,同時留意床單是否保持平整,避免皮膚接觸產生刺激,並保持乾燥清潔。

 

三、充足的營養照護

長輩如果營養不良,削瘦的身材會讓骨頭部位更加突出,且皮膚組織缺乏彈性,更是讓傷口復原緩慢,平時可以多幫長輩補充足夠的水、熱量與蛋白質,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來促進傷口癒合。

 

四、觀察皮膚狀況

照顧過程中也別忘了要仔細檢查長輩的皮膚是否有異狀,例如:紅腫、水泡或破皮…,尤其是骨突處或皮膚長時間受壓的褥瘡好發部位,確保皮膚的完整性,及時發現才可以及時治療。

 

長輩的褥瘡照護看似簡單,實際上一個疏忽就可能因此錯過了傷口初期的黃金治療階段,一旦褥瘡變得更加嚴重,不只長輩要忍受疼痛,在照顧上也會變得更加困難,平時做好預防措施才能減少褥瘡發生的機率喔~

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!!

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~^^*


分享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