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要選擇牽掛,還是孤獨?
我有個朋友剛剛退休,年長我幾歲,妻子前幾年去世,兩人並沒有小孩,現在還有一個長住國外、但身體非常健朗的母親。我有時候很羨慕他,因為他只剩下一個要牽掛的親人,但或許他才羨慕我們這些仍有許多親人圍繞在身邊的朋友,因為他大多時候都必須一個人孤獨度過。
他的妻子離世前,曾很遺憾當初決定不生小孩。她說,如果有子女陪在身邊,至少可以幫她繼續照顧仍在世的先生,不會讓他現在如此孤獨。
我的父母都已高齡八十幾歲,三個子女都三十歲左右,加上與我相伴一生的妻子,所以我當然不是一個孤獨的人,但因為身兼人子、人夫、人父,讓心中充滿很多牽掛。
我雖然被大家稱為「樂活大叔」,但生活並不是分分秒秒都樂活,更不可能隨心所欲做自己。或許很多以熟齡為主題的書籍或文章,都要大家放下牽掛、活出自己,但我畢竟是個凡人,這種境界太過理想化,固然值得追求,卻很難達成。
我很喜歡看電影,尤其喜歡一個人看電影。很多人認為看電影是能夠短暫脫離現實的大好機會,對我來說,卻常常出神而想起親人,想到自己在電影院享受獨處時光,但親人或許正面臨身體突發的病痛或情緒低潮,而我卻無法立即協助或安慰,有時還會升起罪惡感。
我常常擔心,萬一年邁的父母此時發生緊急狀況,該怎麼辦?電影一結束,我會立刻看看有沒有親人的未接來電,如果沒有,就會如釋重負。出國旅行也是如此,想與父母聯絡,又怕發現他們身體有恙。有時索性不聯絡,反正真的發生狀況,也不可能即時處理,但心裡總有牽掛懸念。
我的父母親並未與我同住,但都同樣住在台北市,因此我每逢假日,只要沒事就會去探望他們。在打開父母家大門的時候,心中都會默禱,希望待會兒見面時能看到他們一切安好。平日雖然沒有探望,但我會要求自己每隔一兩天都要打電話問安。父親因為輕微失智,早就不肯接電話,所以都是透過母親了解兩人的情形。聲音是騙不了人的,有時從母親的語氣中,就能知道他們今天是否平安。
牽掛健康愈來愈差的父母,是為人子女的宿命,但面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子女,還該繼續牽腸掛肚嗎?古諺說「兒孫自有兒孫福」,我也完全尊重子女對未來人生的規畫,絕不會過度協助,免得讓他們和時下很多年輕人一樣成為「媽寶」。我認為不該給子女任何建議,因為如果他們聽從父母的建議後失敗了,一定會怪罪父母,但如果我們聽任他們自由發展,就算未來失敗,也不會怪罪於我們。
不過,真能完全不擔心嗎?實際上很難。雖然我不會直接提供協助,但還是會默默操煩。子女唸書的時候,父母比較有幫忙的著力點,但現在除了祝福、禱告之外,真的充滿無能為力之感。
我的三個子女所選擇的工作,真能讓他們無憂無慮地度過他們的人生嗎?如果不能,他們知道如何應變嗎?現在職場的變化,比起我們當年真是天差地遠,我們以往的經驗或許根本無法應付現在,甚至未來的世界,又豈能隨便提出建議?最近連女婿都辭掉固定的工作,自行與朋友創業,讓我又多了一個必須牽掛的人。
不過,就經濟狀況來說,我反倒不必擔心。雖然我和太太都希望能把現金盡量花在自己身上,但我們所擁有的房地產,應該足以在我們過世後讓子女處分,免除他們未來可能面臨的經濟壓力。
我和太太目前雖然都算健康,但總有一天會面臨必須彼此照顧的狀況。畢竟兩人每天都生活在一起,反倒沒有太多「想像中」的牽掛。不過,我們都已做好心理準備,如果未來會成為家人必須長期照顧的病人,就不要進行無謂的治療,免得拖垮家人的精神、體力和經濟。
相對「孤獨」,我寧願選擇「牽掛」,這雖然是宿命,但也是一種值得珍惜的幸福。
本文摘自《不窮不病不無聊:施昇輝的第三人生樂活提案》
作者:施昇輝
出版社:今周刊
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!!
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~^^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