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優照護」商標

居家照護新知

看護、居家照護

和失智者建立友善橋梁7大要領

「父親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…?」身為上班族的李先生最近返家之後,發現父親經常記不得當天發生過的事情,需要反覆地詢問同樣問題;獨自出門時也開始會在熟悉的環境迷路;情緒還變得焦躁、總是無來由地發脾氣。李先生的父親還未滿六十五歲,卻沒想到就醫之後被診斷確認為「早發型(年輕型)失智症」。

 

許多人可能會認為「明明家人還年輕,怎麼可能會罹患失智症?」,然而失智症可不是只會發生在長者身上,根據內政部110年12月底的人口統計資料估算,台灣早發型失智人口佔全部失智人口的3.6%,且早發型失智普遍病徵較明顯、退化速度較快,主要症狀為記憶力和認知功能的下降,對日常生活的改變甚為明顯,因此即便是身為中壯年也不能掉以輕心。

 

由於大多數的失智是不可逆的,除了依靠藥物來使症狀延緩或得到改善,在照顧上也需要多費心力,當突然面臨家庭成員出現失智症狀難免會手足無措,這時有一位專業的照服員能夠隨時提供協助,對主要的家庭照護者而言也能減輕不少負擔,同時也可以因為專業的照護能力,增進失智對象的生活品質!

 

(推薦閱讀)

 

【失智症病程與照護要領】

輕度失智:出現健忘症狀、情緒起伏大、變得猜忌多疑、口語表達不流暢或書寫困難…

 

輕度失智還未完全失去生活能力,可以利用照護對象感興趣的活動或事物來轉移注意力,在面對經常性地詢問重複問題時,請保持開放的心態傾聽、給予回饋。溝通時保留多一點的時間進行反應,鼓勵他們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,在安全範圍內互動時,也盡量避免過度控制或禁止失智對象的行為而造成衝突。

 

中度失智:記憶減退日趨嚴重、時間感與方向感錯亂、可能出現激動行為、疑似妄想症狀…

 

中度失智對象對日常事物及衛生習慣開始需要他人來協助,語言溝通能與理解力也更加退化,因此照顧者說話時盡量咬字清晰、速度放慢並多重複幾遍,搭配肢體語言與圖片等視覺刺激來促進溝通。當失智對象拒絕特定行為時(洗澡、進食…),不要立即強迫執行,先穩定失智者的情緒並了解抗拒的原因,多讚美來增進其配合度,同時試著協調找出可以進行該行為的時間與方式。

 

重度失智:記憶嚴重喪失、情緒表達困難、認知功能退化明顯、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且需依賴他人…

 

一旦重度失智已嚴重缺失自主行為能力後,需要完全依靠他人來協助生活起居,這時維護失智對象的情緒需求與感受也變得更為重要,無論是洗澡或換衣等照護過程中,請讓失智者也保有尊嚴與選擇權;傭餐時可安排在失智者喜歡的環境中,進食過程也要多加注意避免嗆咳或吞嚥困難情形發生。照顧者可採用彈性、開放的照護方式,以正面的心態來應對可以幫助失智對象舒緩緊張情緒且更加放鬆。

 

 

【照顧者如何和失智對象建立友善橋梁】

1.理解失智者的行為意義與目的,不過度指責或糾正

2.對話時簡短描述,多運用手勢、身體語言或圖片來幫助溝通

3.提供是非題更方便選擇,讓失智者有足夠時間進行反應

4.適時安撫失智者的情緒,放慢語速和降低說話音調

5.保持耐心、重複解釋失智者提出的問題與訊息

6.鼓勵失智者多進行口語表達,描述自己的感受及需求

7.多使用「你可以…」取代「你不可以…」,幫助失智對象建立信心

 

 

 

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!!

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~^^*


分享文章: